蝶恋花 其二 荆溪词二首

四月荆南农劝事,爱护秧针,戽水溪西地。
遥拟田间充饼饵,儿童喜跃灯前记。
眼见场头黄麦穗,求得晴天,打出盘餐利。
学种瓜蔬时灌溉,村中莫效城中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其二·荆溪词二首》是清代诗人黄锡朋创作的一首词,共分为上下两阕。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黄锡朋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
  • 黄锡朋(约1780年—1849年),字子寿,号东樵,清朝著名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多以抒发爱国情怀、歌颂田园生活为主,其诗词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其中《蝶恋花·其二·荆溪词二首》便是代表作之一。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蝶恋花·其二·荆溪词二首》:四月荆南农劝事,爱护秧针,戽水溪西地。遥拟田间充饼饵,儿童喜跃灯前记。眼见场头黄麦穗,求得晴天,打出盘餐利。学种瓜蔬时灌溉,村中莫效城中戏。
  • 翻译:在四月的时候,荆南地区开始征税。农民们爱护秧苗,努力工作,希望获得丰收。看到田野里的黄麦穗,农民们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知道这将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食物。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如何种植瓜果,以确保有足够的食物供应。但村民们不要模仿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因为那里的生活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1. 词作主题分析
  • 农村生活的喜爱:黄锡朋通过描绘农田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情景,以及他们对丰收的喜悦。
  • 田园生活的和谐:词中的“儿童喜跃灯前记”等句子,传达了农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黄锡朋善于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 简洁明快:整首词语言简洁明了,结构紧凑,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感。

《蝶恋花·其二·荆溪词二首》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诗词。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田园诗风,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