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或为堡,三家亦成村。
赛社闹鹅鸭,趁虚喧虻蚊。
此乡人年丰,民乐气自淳。
何乃涂路间,雁户纷成群。
扶携杂老稚,负担兼瓶盆。
奔号乞一钱,遮攀碍双轮。
人饱尔独饥,岁富尔亦贫。
或尔爱游手,不肯为石民。
叩之旁人言,乃异吾所云。
此曹农事毕,耕作待发春。
乞食非本意,聊以度萧辰。
闻言为失笑,可喜不足嗔。
我钱苦易尽,尔术亦已新。
谋生固多道,各荷皇天仁。
车中杂诗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车中杂诗》之“浮云”寓意的解读
在魏朝,曹丕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留下了《杂诗二首》,这组诗歌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而《杂诗二首》中的第二首,题为《车中杂诗其二》,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被后世传颂。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巧妙地将游子的孤寂与无奈融入其中。“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诗人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如同无根之草的生活状态,同时,“亭亭如车盖”这一形象化的语言,也赋予了诗句一种动态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在这里,“惜哉”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时机未到的无奈之情,而“飘风会”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命运的无常和漂泊无依之感。紧接着诗人写道:“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这句诗通过“行行至吴会”展示了诗人不断前行的旅途,同时也暗喻了自己无法停歇的脚步和心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令人动容的是最后两句:“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这两句诗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他并不是吴会之地的人,因此不可能长久逗留在此,只能继续前行。这种表达方式既直白又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现实无奈和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曹丕通过《车中杂诗其二》传达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命运的沉思。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