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川绍绝学,命世伊吕俦。
对策未竟用,说灾行见收。
遂令王佐才,老逐经生游。
东海牧羊叟,乃是平津侯。
方以曲学显,亦曰治春秋。
再遗相骄王,不异豺虎投。
为问东阁门,磬折何所求。
一上丞相书,未免经术羞。
幸哉盛名下,犹得遂首丘。
差胜洛阳贾,作赋沈湘流。
经过下帷处,高台列松楸。
感激士不遇,此意良悠悠。
德州董子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德州董子台》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读书人精神风貌的长篇小说,由山东省作家协会和德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作品以董仲舒为原型,展现了其作为汉江都易王相的历史背景和其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通过小说的艺术手法,向人们传递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德州董子台》的出版背景与目的非常明确。它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文学作品来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这部作品不仅承载着对历史的回顾,也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从内容上看,《德州董子台》通过对董仲舒及其时代背景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远见的历史人物形象。小说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重现,更加入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政治环境的深入分析和批判,使得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氛围。
《德州董子台》在艺术手法上进行了创新。作者巧妙地利用小说这一形式,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塑造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历史真实性,又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情感深度。这种结合让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魅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德州董子台》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意义。它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向公众传播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这种传播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还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尊重中华文化。
《德州董子台》是一部集历史研究、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对于喜爱历史文化、追求人文精神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