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阴蕉叶依然绿,垄畔桃花自在红。
冬仲何殊春候暖,蛮娘嬉笑竹围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墙阴蕉叶依然绿,垄畔桃花自在红。
冬仲何殊春候暖,蛮娘嬉笑竹围东。
壬寅1722仲冬过斗六门作’是一首清代文学家郑燮(郑板桥)的诗,这首诗描绘了他在1732年冬天经过斗六门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郑燮(1693-1765),字板桥,号板桥居士,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善于捕捉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的题目“壬寅1722仲冬过斗六门作”中,“壬寅”指的是康熙皇帝在位的年份,即1722年;“1722仲冬过斗六门”则描述了诗人在这一年冬天经过斗六门的情景。斗六门是当时的城门之一,位于今北京西城地区,郑燮曾在此居住,并留下了许多诗作。
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冬季路过斗六门时的所见所感。他描绘了斗六门内外的自然风光,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古代城市的景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
‘壬寅1722仲冬过斗六门作’是一首描绘清代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歌,展现了郑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