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寓晞用儿韵

细柳新蒲色共萋,闭门危坐敢扶藜。
可怜多病人偏老,一似惊风日易西。
馋口未忘云泽米,枯肠空记郑州梨。
星稀月白飞三匝,乌鹊无枝也自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寓用晞见韵》并非一首现代文学作品,而是明朝诗人黄毓祺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相关信息:

  1. 作者介绍
  • 黄毓祺,字介子,天启元年恩贡,性孝友,慷慨负奇气,于学无所不窥,忧时感事发于诗。与弟毓礽知名于里。
  1. 诗歌原文
  • 无情草色为谁萋,沦落归来一短藜。
  • 春水自流茅舍外,夕阳犹在石桥西。
  • 早衰有质同蒲柳,旧学无心付枣梨。
  • 寄语儿曹休似我,五更风雨听鸡啼。
  1. 诗歌赏析
  • 《村寓用晞见韵》描绘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和自然景色的深情怀念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对时间的流逝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1. 创作背景
  • 乙酉之变(即明末民变),黄毓祺投笔勇赴,城破卒于狱中,年六十一岁。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狱中或出狱后所作,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反思,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1. 艺术特色
  • 《村寓用晞见韵》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明代律诗的艺术特色。同时,诗中蕴含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看法。

《村寓用晞见韵》是明朝诗人黄毓祺的一首经典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怀。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学习古人情感表达方式的宝贵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