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盦美人韵 其四

病态犹能冠一州,万花顶上起红楼。
夜凉莫卷珠帘坐,只恐嫦娥见可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定盦美人韵 其四”是清代黄人所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作品中,黄人运用了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黄人在《和定盦美人韵》系列诗作中,通过对美人的赞美与寄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 这首诗可能是作为系列中的第四首,与其他三首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1. 诗歌原文
  • “病态犹能冠一州,万花顶上起红楼。”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病态却依然能够引领风骚的美人形象,她的魅力足以让整个花朵盛开的园子为之倾倒。
  • “夜凉莫卷珠帘坐,只恐嫦娥见可愁。”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传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当夜色渐深,美人独自坐在月下,生怕被天上的嫦娥所见到,担心自己可能带来的忧愁。
  1. 艺术手法
  • 黄人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在诗中创造了一种超现实的美。例如,“病态犹能冠一州”中的“病态”象征着美人的不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她显得更加出众。
  • 诗中还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如“蜃风吹散五城楼”中的“蜃气”,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也隐喻着美人的美丽与神秘。
  1. 情感表达
  • 这首诗充满了忧郁和哀愁的情感色彩。《夜凉莫卷珠帘坐,只恐嫦娥见可愁》反映了诗人对美人深深的担忧和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力感。
  1. 主题深度
  • 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诗人不仅赞颂了她的美貌,更深入地探讨了美与真、虚与实之间的复杂关系。黄人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黄人的《和定盦美人韵 其四》不仅是一首单纯的咏物诗,更是一曲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美人的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