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馆偶作 其二

笔花委地砚无田,画饼虚名值几钱。
冷梦半床鸡弄晓,乡愁满眼雁横天。
作文未送揶揄鬼,识字难为懵懂仙。
鸡鹜馀粮非所计,埋头自舐蠹鱼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王馆偶作 其二》是清朝诗人黄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自我境遇的理解。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黄人(1697年-1785年),清代诗人,字子寿,号秋岳、石屏山人等,江苏苏州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脱俗,语言朴实自然,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情感和意境,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交织。
  1. 诗歌原文节选
    笔花委地砚无田,画饼虚名值几钱。冷梦半床鸡弄晓,乡愁满眼雁横天。作文未送揶揄鬼,识字难为懵懂仙。鸡鹜馀粮非所计,埋头自舐蠹鱼涎。

  2. 诗歌赏析

  • 笔花委地砚无田,画饼虚名值几钱。此句描绘了诗人笔下的文墨如同无用的花朵一般,即使被遗弃在砚台之中也无人问津;而那些虚无飘渺的美名则如同画中的饼,不过是虚幻的价值象征。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浮华世界的一种讽刺与批判。
  • 冷梦半床鸡弄晓,乡愁满眼雁横天。此二句描绘了一种深夜独眠的情景,诗人被冷清的梦境惊醒,看到窗外的公鸡开始打鸣,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横过天际的景象。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情绪。
  • 作文未送揶揄鬼,识字难为懵懂仙。此句表明诗人在文学创作上未能获得预期的认可,甚至难以在文字游戏中找到乐趣,同时表达了自己学识浅薄,难以理解高深莫测的文化现象。
  • 鸡鹜馀粮非所计,埋头自舐蠹鱼涎。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维持,只能无奈地自嘲自己像蠹虫一样默默承受,用嘴去舔食自己的饥饿。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生计的困顿,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与辛酸。
  1. 主题思想
  • 《花王馆偶作 其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观,同时也揭示了文人在社会现实中的困境以及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 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人地位的反思。

《花王馆偶作 其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更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理想以及文化价值的广泛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