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啸古堂消夏韵 其二

使船如马酒成台,络绎红笺唤夜来。
时样妆新连日换,名园花好一时开。
富儿半带雕青气,名士偏多曳白才。
我爱东坡听说鬼,豆棚瓜架自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啸古堂消夏韵 其二”是一首描写夏日风情的七言绝句。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色与氛围,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全文
  • “使船如马酒成台,络绎红笺唤夜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船上的人们如同驰骋的战马,饮酒作乐,而红笺传递着欢声笑语,迎接着夜色的来临。
  • “时样妆新连日换,名园花好一时开。”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氛围。人们纷纷换上新颖的妆容,花园中的花儿竞相开放,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繁花似锦、色彩斑斓之中。
  • “富儿半带雕青气,名士偏多曳白才。”这句反映了不同阶层人士的风采。富贵人家子弟带着优雅的气质,而文人雅士则以文采斐然著称,两者在繁华中各展其美。
  • “我爱东坡听说鬼,豆棚瓜架自徘徊。”最后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苏轼的怀念之情。诗人仿佛听到了东坡先生的故事,独自在豆棚瓜架下徘徊,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怀旧。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运用了平仄声调的变化来增加诗歌的音乐美感。同时,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元素,如“雕青气”、“曳白才”,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诗中的“我爱东坡听说鬼”,体现了诗人对苏轼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以及对古代文化的传承。
  • 文化内涵:诗中的意象和典故均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使船如马酒成台”中的“舟车楫益”反映了古人对交通工具的崇拜,而“时样妆新连日换”等句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审美习惯和文化特色。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黄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远,号月川,江苏吴江人。他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等职。
  • 时代背景:该诗的创作年代为清初,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诗人们经常用诗歌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理想。
  • 社会环境: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同时,这也为黄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和啸古堂消夏韵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