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咏莲蓬

风清露冷无人处,枝枝素波扶起。
羽盏斜擎,蜂窠侧挂,拗入采莲艇子。
凉生粉袂。
是细掐轻挑,最宜纤指。
颗颗匀圆,翠盘浑嵌一痕水。
当时红艳谢了,碧筒刚折,取犹带香氧。
多少空房,沉吟漫擘,惹动愁蛾情事。
阿谁相戏。
道略似人形,绿衣黄里。
洗砚池边,好将墨绣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咏莲蓬》是一首描写莲蓬之美的词作,由清代诗人黄之隽创作。下面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之隽,字若木,一字石牧,号虐堂。休宁籍,江南华亭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有《𢈪堂集》。黄之隽的文学作品涉猎广泛,其诗歌多表现了清雅高远的意境。
  1. 作品原文
    风清露冷无人处,枝枝素波扶起。羽盏斜擎,蜂窠侧挂,拗入采莲艇子。凉生粉袂。是细掐轻挑,最宜纤指。颗颗匀圆,翠盘浑嵌一痕水。当时红艳谢了,碧筒刚折,取犹带香氧。多少空房,沉吟漫擘,惹动愁蛾情事。阿谁相戏。道略似人形,绿衣黄里。洗砚池边,好将墨绣洗。

  2. 诗词赏析

  • 意象生动:《齐天乐·咏莲蓬》中的“枝枝素波扶起”形容莲花随风摇曳,形态优美,如同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颗颗匀圆”则描绘了莲蓬果实丰满、色泽均匀,给人以美感。
  • 情感细腻:整首词通过对莲蓬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在静谧的自然中感受到的心灵宁静与诗意生活的理想状态。
  • 文化内涵:莲蓬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常被用来寄托人们对纯洁和高洁品质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该词的语言清新脱俗,用典自然贴切,体现了黄之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 词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风清露冷”、“羽盏斜擎”,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 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齐天乐·咏莲蓬》不仅是对莲蓬美丽形态的直观描写,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探索。它不仅展现了黄之隽精湛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和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