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同学舍诸生游金台观

廿年旧事吾能记,古寺秋风听鹿鸣。
直雀抡才同此日,来年报捷望诸生。
蟠龙山访前贤迹,市骏台争上国名。
腾达云霄各努力,老夫端不愧持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九同学舍诸生游金台观》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黄肇宏创作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期间学生们在金台观游览的场景,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雅集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黄肇宏,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他的许多作品均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深切感悟。
  2. 诗歌原文:《重九同学舍诸生游金台观》廿年旧事吾能记,古寺秋风听鹿鸣。直雀抡才同此日,来年报捷望诸生。蟠龙山访前贤迹,市骏台争上国名。腾达云霄各努力,老夫端不愧持衡。
  3. 诗句解析:“廿年旧事吾能记,古寺秋风听鹿鸣。” 这里描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金台观秋日景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直雀抡才同此日,来年报捷望诸生。” 表现了文人之间的才艺比拼和相互间的鼓励与期盼。“蟠龙山访前贤迹,市骏台争上国名。” 则描绘了学生们对历史的探寻以及对于个人成就的追求。“腾达云霄各努力,老夫端不愧持衡。” 则是对年轻人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
  4.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活动记录,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它反映了古代学子们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同时传递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5. 鉴赏赏析: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追求。诗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还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深刻的联系。

《重九同学舍诸生游金台观》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情感色彩的诗歌,它不仅记录了作者黄肇宏个人的一段经历,也成为了后世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