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心亭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心亭联”是一副描绘昆明翠湖海心亭美景的对联,其上联为“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下联为“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这副对联出自清朝康熙年间,由云贵总督范承勋和巡抚王继文共同创作,旨在赞美海心亭的景色及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副对联:

  1. 对联原文
  • 上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 下联: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1. 作者背景
  • 黄玉轮宫詹(或称黄奎光)是一位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同黄玉轮宫詹过濠梁各步前韵》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景色描写。
  • 范承勋和王继文两位官员在昆明翠湖建起了名为“碧漪亭”的海心亭。
  1. 对联解析
  • 上联中的“有亭翼然”形容海心亭如同鸟儿展翅般高耸,亭子位于湖面上,与周围的绿色水面形成鲜明对比。
  • “占绿水十分之一”意味着海心亭占据的这片绿色水域仅占了十分之一的份额,凸显了它的微小与珍贵。
  • 下联“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暗示着在海心亭中可以随意地与明月共饮,享受宁静的时光。
  •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对海心亭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理想境界。
  1. 历史影响
  • 这副对联不仅是昆明翠湖海心亭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一种表现。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成为了昆明的文化符号之一。

海心亭联不仅是一副具有艺术价值的对联,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园林景观,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海心亭联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