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雍梁荆豫于一堂,那堪羌笛胡笳,听折柳唱黄河远上;
走燕赵齐秦者万里,自笑短衣匹马,又摇鞭踏紫塞归来。
甘肃五省会馆联
介绍
《甘肃五省会馆联》是清代文学家黄书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甘肃五省会馆联》:
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黄书霖,字子高,号石屋山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生于乾隆年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在清代文人雅集中,黄书霖的作品经常被提及,其诗词作品尤其受到赞誉。据记载,《甘肃五省会馆联》的创作背景是在乾隆年间,当时甘肃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作为文人的黄书霖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创作了这首作品。
原文与翻译:原文如下:“萃雍梁荆豫于一堂,那堪羌笛胡笳,听折柳唱黄河远上;走燕赵齐秦者万里,自笑短衣匹马,又摇鞭踏紫塞归来。”这首诗通过描绘塞外风物和异乡游子的奔波之态,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和生动的人物群像。诗中的“羌笛胡笳”和“黄河远上”等意象,不仅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的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黄书霖的诗歌造诣和文化底蕴。
赏析与解读:《甘肃五省会馆联》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楹联文化的重要文献。它通过对塞外风光的描绘和对异乡游子的深情寄望,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使得这首作品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
《甘肃五省会馆联》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创作背景、原文及其翻译、赏析与解读等方面都体现了黄书霖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