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圃堂遗兴

南园一径已荒芜,一日来樵一束刍。
拳石垒成山意画,楛渠开到水萦纡。
平坡好植千竿竹,浅汭堪栽半亩蔬。
汲井浇花亲抱瓮,个农原是带经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学圃堂遗兴》是清代诗人邹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南园荒芜的景象和田园生活的画面。以下是关于这部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学圃堂遗兴》创作于清朝时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2. 内容概括:诗中描写了一个已经荒废的南园,一日之闲,樵夫只带来一束柴草,而园内却有拳石垒成的假山,楛渠开到水萦纡。平坡上好植千竿竹,浅汭地可以栽半亩蔬。汲井浇花,个农原本就是带经锄。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朴素自然的风格和对田园生活的真实描绘。它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4. 赏析解读:《学圃堂遗兴》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传达。诗中的“拳石垒成山意画,楛渠开到水萦纡”等句子,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5. 社会影响: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邹清通过这样的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风貌。《学圃堂遗兴》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学圃堂遗兴》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诗作,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见证,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