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奴立向风前倦。自把新团扇。
上图蛱蝶下鸳鸯。但愿从今怀袖镇双双。
宵来莫把流萤扑。长罗纨轻薄。
权教收拾避秦篝。不道许多冷暖到红楼。
虞美人 答索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答索扇》是清代诗人邹祗谟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邹祗谟,字士,号程村,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进士。他的文学成就在清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原文:《虞美人·答索扇》的原文如下:
玉奴立向风前倦。自把新团扇。上图蛱蝶下鸳鸯。但愿从今怀袖镇双双。宵来莫把流萤扑。长罗纨轻薄。权教收拾避秦篝。不道许多冷暖到红楼。诗词赏析: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玉奴”一词既指代了那位女子,也暗示了她的美丽和脆弱。她在微风中站立,感到疲倦,拿起新团扇,象征着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然而,她的心情并不如外表那般平静,“上图蛱蝶下鸳鸯”,表达了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反差。结尾处,“宵来莫把流萤扑”和“长罗纨轻薄”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忧愁和不满,而最后的“权教收拾避秦篝”,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和妥协。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虞美人·答索扇》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清代文人生活和心态的写照。通过阅读和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