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八首 其七 隔户

可是东邻眼乍窥,隔墙斜露小腰肢。
轻丝剪剪初垂颏,薄晕重重未展眉。
若许分明应看杀,转于依约惹相思。
流莺飞过烦传语,愿结同心未嫁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柳八首 其七 隔户”是邹德臣的《新柳八首》中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杨柳细腰般柔美的描绘和情感寄托。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邹德臣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邹德臣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其创作生涯跨越了清代的不同历史时期,从康熙年间到乾隆末年均有作品流传,显示出他作为诗人的艺术生命力。

  2. 作品原文:“东邻眼乍窥,隔墙斜露小腰肢。轻丝剪剪初垂颏,薄晕重重未展眉。”

  3. 诗作赏析:在这首诗中,“东邻眼乍窥,隔墙斜露小腰肢”描绘了一种含蓄而生动的情景,通过“眼乍窥”与“小腰肢”两个形象,勾勒出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不经意间的窥视所带来的微妙变化。

  4. 艺术特色:邹德臣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例如,“轻丝剪剪初垂颏”和“薄晕重重未展眉”等句子,不仅描绘了杨柳枝条的纤细和柔软,还通过色彩和形态的描写,传达了柳枝的轻盈与生机勃勃。这种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邹德臣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邹德臣的《新柳八首 其七 隔户》不仅是对杨柳美丽形态的直观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诗词中的自然美学观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