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二

纵留兄住不多时,强整离筵进酒卮1。
聚首才歌棠棣句2,牵衣3又唱渭城诗4。
风尘落寞凭谁识?世路崎岖要自知。
我是男儿当奋志5,与君扶困亦扶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费墨娟创作的一首诗作。这首诗以其深情厚意、质朴自然的风格,展现了作者与兄长分别时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生平:费墨娟生于1869年,卒于1915年,享年46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 作品:《留别阿兄归里二首其二》是费墨娟的代表诗作之一,体现了他的艺术造诣和思想情感。
  1. 诗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纵留兄住不多时,强整离筵进酒卮。聚首才歌棠棣句,牵衣又唱渭城诗。”
    费墨娟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兄长不舍之情。他写道:“纵留兄住不多时,强整离筵进酒卮。”意味着虽然时间不多,但仍勉强安排了宴会,以表达惜别之情。“聚首才歌棠棣句,牵衣又唱渭城诗”则是说两人在相聚时刻,吟诵着兄弟情谊深厚的诗句,并共同唱起了渭城的曲子,以此寄托彼此的思念之情。
  • 译文:《留别阿兄归里二首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幅别离的画面。尽管离别的时间有限,但作者仍尽其所能地安排了一场宴会,希望以此减轻离别的痛苦。相聚之时,他们不仅吟诵了兄弟情谊深厚的诗句,还共同唱起了渭城之曲。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兄长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情怀。
  1. 诗歌风格特点
  • 情感真挚:诗歌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兄长的深情厚谊。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语言朴实:费墨娟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又不乏深意。他的这种朴素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 结构严谨:诗歌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开头的离筵宴席到结尾的渭城之曲,诗人巧妙地将离合与怀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故事线索。
  1. 诗歌意义影响
  • 情感共鸣:这首诗作因其情感的真实而深受读者喜爱。它让人们在阅读中找到了自己的共鸣,体会到了亲人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
  • 历史价值:费墨娟作为近代文人,其作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研究近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文化传承:这首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广泛传颂。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留别阿兄归里二首其二》的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费墨娟的诗歌创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