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衰草下牛羊。
春风绕建康。
一片降帆过眼,短笛倚斜阳。
君莫问,石头冈。
寝园荒。
铁锁沉沉,金凫寂寂,玉树茫茫。
诉衷情 金陵春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诉衷情·金陵春望》是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诉衷情·金陵春望》是董元恺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创作的,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董元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故都金陵(今南京)深深的眷恋之情。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是清代武进(今属江苏)人。他在顺治十七年中举人,仕途多舛,曾有归隐之志,筑苍梧别业,游历过燕赵秦晋等地,他的身世之感也融入了词中。
原文赏析:《诉衷情·金陵春望》的全文如下:“孝陵衰草下牛羊。春风绕建康。一片降帆过眼,短笛倚斜阳。君莫问,石头冈。寝园荒。铁锁沉沉,金凫寂寂,玉树茫茫。”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春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艺术特色: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示了董元恺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的“一片降帆过眼”、“铁锁沉沉”等意象,不仅生动描绘了金陵春天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诉衷情·金陵春望》不仅仅是一首诗词,它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地域的情感与个人的思想。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古典诗词的美,还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深邃的人生哲理和高远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