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二十九 青墩初夏词

青墩好,对景且衔杯。
粉节新涂抽紫箨,红盐初下摘青梅。
怀抱一时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 其二十九 青墩初夏词’是一首宋代的词,由苏轼所作。全词如下:

水边杨柳逐春残。
尽日谁家荡桨声。
风絮飘零君去意,楼头空月照关山。
花落草枯春又残。
凭高眺远恨无端。
梦绕神州路长在,学诗漫有作唐贤。
白首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这是宋代文人苏东坡的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感慨人生的词。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水边杨柳逐春残。”开头即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季,接着描述了杨柳随季节的更替,逐渐凋谢的景象。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含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易逝。

“尽日谁家荡桨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观察,尤其是那些在河上划船的人。这里的荡桨声可能代表了都市生活的繁忙与喧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风絮飘零君去意,楼头空月照关山。”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忧愁的画面。风中的柳絮随风飘散,暗示着离别的情绪;而月光照亮了远方的关山,则让人联想到遥远和不确定的未来。

“花落草枯春又残。”这句话总结了整个春天的景色变化,从盛开到凋零再到结束,再次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生命的变化无常。

“凭高眺远恨无端。”这里表达了作者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时产生的无尽愁绪和遗憾。可能是因为国事未宁,也可能是个人遭遇的不幸,这种情绪使得他感到无奈和悲伤。

“梦绕神州路长在,学诗漫有作唐贤。”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安慰和期望。他希望通过学习和写作来记录下美好的时光,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望江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