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狱中作寄老妻

此生此月狱中看,分照累人不算圆。
泣忆牛衣心并瘁,坐当木榻膝俱穿。
《明夷》曾卜周文《易》,《惜誓》还吟屈子篇。
生我恩深惭未报,夜深长跪礼金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狱中作寄老妻》是清代诗人万夔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也是作者对人生、情感和哲学深度思考的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此生此月狱中看,分照累人不算圆。
    泣忆牛衣心并瘁,坐当木榻膝俱穿。
    《明夷》曾卜周文《易》,《惜誓》还吟屈子篇。
    生我恩深惭未报,夜深长跪礼金钿。

  2. 作品赏析

  • 意境营造:“此生此月狱中看”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氛围。通过“此生此月”,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 情感流露:在诗中,“分照累人不算圆”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 文化引用:诗句中的《明夷》和《惜誓》均为古代文献,显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素养。
  • 感恩之心:最后一句“生我恩深惭未报”,体现了诗人对家人深深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艺术特点
  • 语言精炼:《中秋狱中作寄老妻》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蕴含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意象生动:如“牛衣”一词,不仅指代了诗人所穿的衣物,更寓意着家庭的温暖和陪伴。
  • 思想深邃: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和自由的深刻思考。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因此遭受迫害,万夔辅亦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
  • 个人经历:万夔辅因直言进谏而被诬陷入狱,其孤介正直的性格使其在逆境中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1. 文化意义
  • 家国情怀:诗歌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双重担当。
  • 人文关怀: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

《中秋狱中作寄老妻》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深入理解我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从而更加珍惜和平、自由的生活,同时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