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龙滩三首 其一

闽地佳山水,安龙更出奇。
江分鬼斧辟,路逼马蹄危。
洞口桃源近,船头雪浪吹。
神仙应驻此,尘世少人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九龙滩三首·其一》是一首描绘闽地山川美景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闽地佳山水,安龙更出奇。
  • 江分鬼斧辟,路逼马蹄危。
  • 洞口桃源近,船头雪浪吹。
  • 神仙应驻此,尘世少人知。
  1. 诗歌解读
  • 闽地佳山水:诗人开篇即点明了闽地(今福建省)的自然风光之优美,用“佳山水”来形容其独特魅力和自然美。
  • 安龙更出奇:这里的“安龙”指的是安溪龙湖,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诗人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了这个地方的非凡和奇特之处。
  • 江分鬼斧辟:“鬼斧”,形容大自然的神奇和巧夺天工,暗示着九龙潭的形成如同鬼神之作一般,充满了神秘色彩。
  • 路逼马蹄危:表达了诗人走在这条通往九龙潭的路上所面临的危险和紧迫感,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难与险峻。
  • 洞口桃源近:诗人描述了九龙潭入口处附近的桃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宛如人间仙境的氛围。
  • 船头雪浪吹:此处的“雪浪”形容九龙潭中波涛汹涌,而“船头”则暗示着站在船上观赏这一景象的独特视角。
  • 神仙应驻此:诗人以神话传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地方的向往和赞美,认为这里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凡人少有机会到达。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对九龙潭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形象鲜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九龙潭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之中。
  • 语言优美:诗歌语言流畅,韵律和谐,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追求。
  1. 文化背景
  • 闽地风情:闽地,即福建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山海之间”的美称,诗人在这里描绘九龙潭,无疑是展现了福建地区的山水之美。
  • 道教文化影响:唐代时期,道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将道教元素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这首诗也不例外,反映了当时道教文化的深厚影响。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展示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 审美情趣: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

《上九龙滩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闽地山水美景的诗歌作品,更是一幅流动的艺术画卷,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