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彭筱舫联

两地同心,期为诤友;
八年重见,已有传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彭筱舫联·两地同心》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深厚情谊和期望,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之父。曾国藩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诗词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而著称于世。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
    两地同心,期为诤友;
    八年重见,已有传书。
  • 译文
    虽然我们相隔两地,但我们的心却始终在一起,我们都希望能够成为彼此的诤友。已经八年没有相见了,但我相信你一定会给我寄来书信。
  1. 诗歌解析
  • 两地同心,期为诤友:这里的“两地同心”指的是尽管曾国藩和彭筱舫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心却紧密相连。这种情感的表达强调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默契。同时,“期为诤友”意味着他们期望能够相互支持和鼓励,成为彼此在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 八年重见,已有传书:这句话描绘了两人相隔八年之久再次相见的情景。这里的“重见”不仅指时间上的重逢,更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历久弥新,即使经历了长时间的分离,他们的友情依然牢不可破。“已有传书”则表明尽管他们暂时未能见面,但彼此间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传递着关心与思念。

《赠彭筱舫联·两地同心》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的诗作,更是曾国藩对于人生理想与追求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传达了其对于友情价值的高度认同和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