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白眼随愁长,有德配远道相从,一曲鸾飞,不得见夫婿声音笑貌;
谢脁青山带病看,叹使君到官遽逝,千年鹤返,应眷恋宣州城郭人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湘妃白眼随愁长,有德配远道相从,一曲鸾飞,不得见夫婿声音笑貌;
谢脁青山带病看,叹使君到官遽逝,千年鹤返,应眷恋宣州城郭人民。
《代沅圃挽黎寿民太守》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1872),原名载湉,字伯涵,号涤生,晚号文正公,湖南长沙人,清朝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湘军的创始人,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一生经历丰富多变,既有从政的成功,也有军事上的失败,但无论是在何种境遇下,曾国藩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的诗作以严谨著称,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推崇。
作品原文:湘妃白眼随愁长,有德配远道相从,一曲鸾飞,不得见夫婿声音笑貌;谢脁青山带病看,叹使君到官遽逝,千年鹤返,应眷恋宣州城郭人民。此诗通过湘妃与舜帝的故事以及谢脁的山水之景来表达诗人对黎寿民的深切怀念。湘妃的故事象征着贤德之人的不幸命运,而谢脁的青山则暗喻黎寿民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仍如那千年鹤一般,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代沅圃挽黎寿民太守》不仅是曾国藩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曾国藩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哲学,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情感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