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诗五首 其三

吾爱邵夫子,古之三益者。
凿凿攻我瑕,不随世人哑。
薄俗尊文章,吾亦事苟且。
赫赫扬子云,末途裂于瓦。
再拜谢■人,斤斧行可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诗五首 其三》是欧阳修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文学成就。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曾任绵州推官。欧阳修的文学创作始于青年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1. 诗歌原文
    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明月在庭户,河汉上横纵。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
    我独弦我琴,微风入疏桐。写作清商调,感激意无穷。

  2.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此诗开头四句描绘了夜晚宁静的场景,通过“群动夜已息”和“秋声适何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感受。接着,“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两句,以天空的高远和云的轻盈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
  • 哲理思考:后四句转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而“我独弦我琴”,则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与自我表达的愿望。最后的“微风入疏桐”不仅描绘了音乐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欧阳修的《秋怀诗五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邃哲理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欧阳修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还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