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直苦寒

白虎西流朱鸟高,五更风利鸊鷉刀。
劲寒战栗通心曲,轖气冰霜上口毛。
旷荡青天如可对,折旋丹地敢辞劳。
频闻交战呵金马,蓦入镫庐炙冻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直苦寒》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晚清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所经历的艰辛和挑战。

《夜直苦寒》中的“白虎西流朱鸟高”描绘了清晨时分天空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朝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色。接着,“五更风利𬸯䴘刀”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清晨的寒风比作锐利的武器,形象地表现了寒冷天气中人们战栗的心情和对严寒的考验。

“劲寒战栗通心曲,轖气冰霜上口毛”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寒冷气候的感受。诗句中“通心曲”形容寒冷直透心底,而“冰霜上口毛”则形象地描绘了冷到嘴唇都感觉发麻的地步,这种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环境的严酷和诗人的辛劳。

“旷荡青天如可对,折旋丹地敢辞劳”这句反映了诗人尽管面对着恶劣的环境,但依然勇于面对、不畏艰难的态度。在这里,“旷荡青天”象征着广阔的天地,而“折旋丹地”则暗示着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频闻交战呵金马,蓦入镫庐炙冻毫”这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战场环境以及个人状态。其中“金马”可能指的是战场上的号角声,而“镫庐”则是古代士兵休息的地方,这里的“炙冻毫”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严寒中取暖的情景。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夜直苦寒》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七言律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和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轨迹及其思想情感的波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