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栖香魄,何堪瘦一分。
飞花难守定,落叶最惊闻。
衰草栖寒露,芳丛梦断云。
伤心双翅槁,犹复恋微曛。
病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蝶》是清代诗人曾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奈失落。
从文学形式来看,《病蝶》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这种形式简洁明快,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诗中“只剩栖香魄,何堪瘦一分”等句,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煎熬。同时,诗歌中的意象选择也富有象征意义,如飞花、落叶等,都暗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内心世界的动荡。
从诗歌内容上分析,《病蝶》通过描绘病蝶的形象,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境遇。诗中的病蝶在花间飞舞,却难以找到栖息之所,象征着诗人在爱情中的无助和迷茫。而“伤心双翅槁,犹复恋微曛”则表达了诗人虽然伤痕累累,但仍然渴望爱情的坚定信念。这种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使得《病蝶》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问。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来看,《病蝶》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病蝶赋予了人的情感和经历,使其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这种手法不仅使得诗歌更具诗意和艺术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歌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希望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效果。
《病蝶》作为一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病蝶》通过对病蝶的形象塑造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奈失落。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