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山寺

夕气正凄紧,窅然烟磬过。
岸虫辛语草,山鬼啸披萝。
月近寒无际,松坚秀不磨。
古人随意接,予好亦无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读书山寺》是明朝彭年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山寺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以下将从原文、译文注释及作品赏析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原文
    夕气正凄紧,
    窅然烟磬过。
    岸虫辛语草,
    山鬼啸披萝。
    月近寒无际,
    松坚秀不磨。
    古人随意接,
    予好亦无颇。

  2. 译文注释

  • 夕气正凄紧:形容傍晚时分天气寒冷,气氛凄凉。
  • 窅然烟磬过:形容远处传来的磬声在夜色中飘渺。
  • 岸虫辛语草:岸边的虫儿低声细语,草丛中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 山鬼啸披萝:山中鬼魅在夜幕下呼啸而过,声音穿透了薄雾。
  • 月近寒无际:月亮在寒冷的夜空中显得遥远而清冷。
  • 松坚秀不磨:描述松树坚韧而优美,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依然挺拔。
  • 古人随意接:指古代文人雅士在山寺中随意交流,不受世俗拘束。
  • 予好亦无颇:表示诗人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场景,并没有过多的矫揉造作。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秋夜读书山寺》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山寺之美。其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岸虫辛语草”和“山鬼啸披萝”,使自然景物充满了生命感和动态美。
  • 情感表达:诗中的“古人随意接”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而“予好亦无颇”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喜爱。

《秋夜读书山寺》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山寺美景的古诗,更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