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人中豪,意气凌八极。
身名两俱泰,才地迥难即。
服官仅期月,慷慨思尽职。
蒿目上封事,矢志除蟊贼。
宽尔桑梓忧,纾此东南力。
夙昔广陵江,送子游京国。
揽辔志澄清,立朝戒容默。
虚怀受尽言,不病狂与直。
大节郁未伸,沉疴亦已亟。
叹息此人往,西台黯无色。
七哀诗 其五 郑侍御为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七哀诗 其五 郑侍御为光》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或亲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的诗歌。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创作背景: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此诗创作于元代,当时作者名为伯颜(子中),他是一位来自西域的人,后来在江西定居并担任官职。元代的政治环境相对复杂,文人常常面临着各种政治斗争和社会压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伯颜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郑侍御的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诗中主要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哀悼之情。伯颜通过“惟公高节兮寰宇其空”这一开篇句,强调了友人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国家面临困境时也坚守正义。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不同境遇,抒发了对友人逝去的悲痛和遗憾。最后两句“我友我友,全公海公,爱我爱我兮人谁与同? 惟公高节兮寰宇其空,百战一死兮伟哉英雄”,更是直接点明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仰。
文学价值:《七哀诗 其五 郑侍御为光》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优美,通过对月亮照耀楼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宁静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七哀诗 其五 郑侍御为光》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思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也展示了元代社会文化的独特风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元代历史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