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岭树隔风烟,已有寒梅发岁前。
欲折南枝赠行客,此中真意更谁传。
送覞公入匡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送覞公入匡庐》赏析
《送覞公入匡庐》是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色,传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深情祝愿。
首句“迢迢岭树隔风烟”,便勾勒出一幅山高林密、烟雾缭绕的庐山景象。这句诗不仅形容了山峦的巍峨和林木的茂密,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不易与艰难。紧接着的“已有寒梅发岁前”,则是对冬日里寒梅绽放的美好描写,象征着坚韧与希望,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暖意。
接下来的句子“欲折南枝赠行客”,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赠送南枝梅花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此句不仅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诗中最后两句“此中真意更谁传,落日啼苍兕,飞泉挂玉龙。”更是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自然景观之中。这不仅仅是对庐山奇观的描绘,更是对生命、自然与人文精神三者关系的深刻思考。落日、苍兕、飞泉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动感与生命力的画面,使整首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送覞公入匡庐》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之作,它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蕴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深情表达,诗人彭孙遹展现了他对友情和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庐山的自然之美,更启发我们去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奥秘以及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