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除感事

青鬓空嗟去日频,年来万事总伤神。
庭前人去虚题絮,天上书沈老负薪。
柏叶暂娱分岁客,梅花犹隔渡江春。
南枝已是垂垂发,偏觉东皇雨露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卯岁除感事》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癸卯之年岁除之际,即每年的年末时。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彭孙遹(1631-1700),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他出身于书香世家,顺治十六年成为进士,康熙十八年被举为博学鸿词科第一,并被授予编修等职位。他的一生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 诗词原文
    青鬓空嗟去日频,年来万事总伤神。
    庭前人去虚题絮,天上书沈老负薪。
    柏叶暂娱分岁客,梅花犹隔渡江春。
    南枝已是垂垂发,偏觉东皇雨露新。
  3. 诗词赏析:彭孙遹的《癸卯岁除感事》不仅描绘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状态,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如“庭前人去”、“天上书沈老负薪”等,这些意象既体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整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层次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4. 艺术特色:彭孙遹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传达。他的诗歌多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寓意深远。在这首诗中,彭孙遹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使得作品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5. 文化影响:作为清代文人,彭孙遹的诗作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普通百姓中流传甚广,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彭孙遹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彭孙遹的《癸卯岁除感事》不仅展示了其精湛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是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魅力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