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饮陆孝山池亭留别

曲磴花间路,疏帘竹里亭。
林泉生远想,兰杜发幽馨。
藉草春将夕,流杯晚未停。
多情池畔柳,终日向人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日饮陆孝山池亭留别》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彭孙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彭孙遹(1636年-1700年),字骏孙,号羡门,江南昆山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与厉鹗、严绳孙并称“江左三大家”。彭孙遹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在清代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 诗歌原文
    曲磴花间路,疏帘竹里亭。
    林泉生远想,兰杜发幽馨。

  2. 诗意解析

  • 曲磴花间路:形容道路弯曲如登高梯,两旁种满了鲜花,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花香四溢的意境。
  • 疏帘竹里亭:描述的是一处位于竹林深处的亭子,用“疏帘”形容其外观的清雅,而“竹里”则突出了环境的自然宁静之感。
  • 林泉生远想: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林木葱茏,泉水潺潺,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思绪万千。
  • 兰杜发幽馨:兰花与杜若这两种植物都散发着清香。这里的“幽馨”指的是香气清淡而持久,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彭孙遹的《上巳日饮陆孝山池亭留别》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