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道中杂咏 其七

沓嶂生回溜,惊湍泻白波。
水如三峡出,滩入五云多。
急浪缘崖转,危樯戴石过。
临深曾有诫,宁必涉江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道中杂咏其七》是清代彭孙遹创作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西江道中游览时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下面将从作品原文、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原文:《西江道中杂咏其七》是一首描绘西江道中景色的作品。首句“沓嶂生回溜,惊湍泻白波”描绘了山峦连绵起伏的景象,水流回旋,激流勇进,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次句“水如三峡出,滩入五云多”进一步描绘了西江的水势浩大,宛如从三峡流出,而沿途的急滩则仿佛进入云雾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壮丽。接下来的三、四句分别写到“急浪缘崖转,危樯戴石过”和“临深曾有诫,宁必涉江河”,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西江道中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2.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上。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捕捉到了西江道中的独特风貌,用寥寥数语就将山水之美、水流之急、滩险之险等景物生动地展现出来。此外,诗歌中的比喻手法也十分巧妙,如将急流比作瀑布,将急浪比作悬崖上的急转,都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它属于清代文人的诗歌创作。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壮阔山河,也有婉约派的细腻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西江道中杂咏其七》不仅仅是一首描述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自然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