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夜泊

塔影挂星渚,寥寥烟外钟。
骤凉知夜雨,繁响入秋蛩。
霜露行将及,关河怅所从。
谢公精舍近,相隔几云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南康》是元末明初诗人邓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邓雅晚年归隐的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品原文
  • 首联:向夕扁舟系,南康一水遥。
  • 颔联:角声云外响,灯影浪中摇。
  • 颈联:漂泊怜衰鬓,讴歌答圣朝。
  • 尾联:北风阻行色,明发待齐桡。
  1. 作者介绍
  • 姓名:邓雅
  • 时代背景:元末明初
  • 生平简介:邓雅,字伯言,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后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于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邓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对夜晚船只停泊、角声、灯光等自然元素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艺术手法:诗歌运用了五言律的形式,结构严谨,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南康一水遥”与自身的“漂泊”,以及通过观察“角声”“灯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了邓雅精湛的艺术造诣。
  1. 历史价值
  • 文学地位: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诗人之一,邓雅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
  • 文化传承:邓雅的诗作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颂,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元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1. 影响评价
  • 读者反响:《夜泊南康》作为邓雅的代表作品,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许多学者和文艺评论家认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解元末明初诗歌发展的重要窗口。

邓雅的《夜泊南康》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一种流露,也是元末明初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