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帆初落,孤村且自依。
归人乘月渡,夜火隔江微。
独鸟暝投树,寒渔水满矶。
经秋犹几日,槲叶已纷飞。
陶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泾》是一部文学作品,由元末学者、诗人陶宗仪所著。陶宗仪,字九成,生于浙江天台黄岩,是一位在元明之际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一生主要致力于文学与史学的探索与传播,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陶宗仪的创作背景来看,他的生活和创作活动都围绕着泗泾南村展开。据史料记载,陶宗仪在泗泾南村定居长达50多年,在此期间,他构建了草堂以定居,并开设馆堂授课。这一环境为陶宗仪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使他有机会深入观察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陶泾》等作品,很可能受到了他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深刻影响。
从陶宗仪的作品内容来看,他的著作涉猎广泛,包括《四水会波说泗泾》《南村映雪泗泾里》《闲话漫谈七间村》以及《书史会要》等多部作品。其中,《书史会要》,作为一部权威的书史著作,系统而详尽地编录了上古至元代的书法家传记及书论,被认为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这些著作不仅展示了陶宗仪深厚的学识基础,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此外,他的创作还包括一些关于历史的记述,如《南村辍耕录》等,这些作品同样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历史洞察力。
《陶泾》是陶宗仪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学术成就,也是研究元明时期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面貌和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