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晓发

清江新霁后,一棹去夷犹。
云木芜湖晓,风帆荻港秋。
舟轻争过鸟,山狭束悬流。
闲对同行客,相依说旧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芜湖》是清代诗人潘慎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潘慎生,字子慎,为潘慎生(1752年-1834年)的号,安徽省怀宁人。他是一位举人,有诗集《徵息斋遗诗》流传于世。《晓发芜湖》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残笛鸠兹路,银河耿未收。
    江帆凉近月,夜水白沈楼。
    树出天门晓,潮生海国秋。
    乡园西望近,归梦满吴头。

  2. 诗歌内容

  • 残笛与银河:首联“残笛鸠兹路,银河耿未收”中,“残笛”和“银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伴随着断续的笛声,远眺着银河尚未完全消失在夜色中。
  • 江上景色:颔联“江帆凉近月,夜水白沈楼”展现了江上的宁静美。江边的帆船和水面上的月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天门晓与潮汐:颈联“树出天门晓,潮生海国秋”通过“天门”和“海国”这两个意象,传达出了早晨时分大自然的壮丽和秋天海洋国的辽阔。
  • 乡愁与梦境:末联“乡园西望近,归梦满吴头”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归梦满吴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无尽向往。

《晓发芜湖》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而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人骚客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更能深入体会到他们在面对离别、乡愁时所流露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