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然尘事不相关,竹杖芒鞋任我闲。
最好日斜湖上去,坐临流水看秋山。
湖上四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上四首其三》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湖边赏景时的闲适心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是韩亿子,因父亲韩亿的荫庇而入仕,但在父亲去世后闭门不出,直至晚年才复出仕途。
诗歌原文:
雾霁山高牖,天寒水落沙。
试披深岸草,往往见黄花。诗意解析:首两句“雾霁山高牖,天寒水落沙”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雾气消散,山峦变得清晰可见,高耸的窗户映衬着山间的云雾;天气转凉,水面上的沙子也随着气温下降而显得更加清澈。这里的“山”和“沙”都是视觉元素,而“窗”和“霁”则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之情。他选择在一天将尽时去湖上赏景,坐在流水旁,静静地观察秋天的山色。这种独处的方式让他得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美。
艺术手法:韩维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雾霁山高牖,天寒水落沙”中的“霁”字暗示了天气的变化,而“窗”字则给人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黄花”一词不仅点缀了画面,还隐含了季节特征,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湖上四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风雅情趣,还能从中汲取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