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林翁所觅书

老人觅得几般书,梦蝶乘牛道所居。
独有淮南子书好,少年渔猎愧生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讯林翁所觅书》是清代诗人嵇永仁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表达了诗人对淮南子书的喜爱和对少年时期学习经历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嵇永仁,字留山,清江南无锡人。他以长洲籍入学为诸生,康熙间入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府。在耿精忠叛时,与范承谟同被拘捕,后来闻承谟被害后自杀,有《抱犊山房集》《集政备考》《东田医补》及《扬州梦》《双报应》《续离骚》等作品。

  2. 诗歌原文
    独有淮南子书好,少年渔猎愧生疏。
    老人觅得几般书,梦蝶乘牛道所居。
    独有淮南子书好,少年渔猎愧生疏。

  3. 诗句解析

  • “独有淮南子书好”:这句表明嵇永仁对淮南子书情有独钟,认为其内容深奥且引人入胜,难以忘怀。
  • “梦蝶乘牛道所居”:这里的“梦蝶乘牛”可能是比喻自己像庄子一样超脱世俗的纷扰,而“道所居”则可能指某种生活或学问之道。
  • “少年渔猎愧生疏”:表达了嵇永仁年轻时对于学问的陌生和不熟悉,但这种经验也让他更加珍视现在能够深入理解淮南子书的机会。
  1. 情感表达:《讯林翁所觅书》通过对比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过往的反思。嵇永仁通过这首小诗,向读者展示了自己从无知到有知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淮南子书的喜爱。

《讯林翁所觅书》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学术历程的诗作,也是对古代学问传承的一种赞颂。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以及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