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再过严陵

作客易悲欢,秋天又早寒。
云山常寂寞,世道自波澜。
暂住梁鸿里,重来严子滩。
风霜羁旅色,不敢镜中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再过严陵》是清代诗人嵇永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嵇永仁,字留山,初字匡侯,别号抱犊山农,清江南无锡人。他以长洲籍入学为诸生,康熙间入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府,后闻承谟被害而自缢死。其著作颇丰,有《抱犊山房集》《集政备考》《东田医补》及《扬州梦》《双报应》《续离骚》等剧。

  2. 诗歌原文
    作客易悲欢,秋天又早寒。
    云山常寂寞,世道自波澜。
    暂住梁鸿里,重来严子滩。
    风霜羁旅色,不敢镜中看。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和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诗句“作客易悲欢,秋天又早寒”揭示了旅行者在秋风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凄凉。接下来,“云山常寂寞,世道自波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冷漠以及对动荡不安时世的无奈感受。

《秋日再过严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