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食虚良药,蹉跎失意年。
青毡三载破,白发几丝鬈。
瘦骨形尪甚,新诗兴勃然。
浪传天上信,桂在月中悬。
和幼誉病起原韵时中秋前五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幼誉病起原韵时中秋前五日》是清代诗人嵇永仁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嵇永仁(1637—1676),字留山,初字匡侯,别号抱犊山农。他以长洲籍入学为诸生,康熙间入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府。耿精忠叛时,与范承谟同被拘捕,闻承谟被害,乃自缢死。著有《抱犊山房集》《集政备考》《东田医补》及《扬州梦》《双报应》《续离骚》等剧。
诗词原文:服食虚良药,蹉跎失意年。青毡三载破,白发几丝鬈。瘦骨形尪甚,新诗兴勃然。浪传天上信,桂在月中悬。
诗词注释:服食虚良药:指用虚假的药物养生。蹉跎失意年:形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人生多舛。青毡三载破:青毡,指代官服或官位;三载,三年。破,破损、衰败。白发几丝鬈:形容年老发白。瘦骨形尪甚:形容身体消瘦,骨架歪斜,形象憔悴。新诗兴勃然:形容诗歌创作的热情高涨。浪传天上信:指传说中有来自天界的信物,如桂花等。桂在月中悬:桂树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此处可能指传说中的桂花树。
诗词鉴赏:《和幼誉病起原韵时中秋前五日》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疾病缠身、年华老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执着。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
文化价值:《和幼誉病起原韵时中秋前五日》不仅是嵇永仁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感悟。
《和幼誉病起原韵时中秋前五日》不仅展示了嵇永仁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