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次蒙谷韵

寒衣何处授,彻夜纸窗明。
节近天香远,人稀鬼火生。
枕书多是泪,死国亦无名。
千水千山路,捐躯自有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次蒙谷韵》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和对国家忠心耿耿的古诗,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嵇永仁:此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嵇永仁。
  • 创作背景:在清代难中期间,范制府在筮得蒙卦别号“蒙谷”,因此创作了《秋夜次蒙谷韵》以表达其心境与志趣。
  1. 诗作原文
  • 寒衣何处授,彻夜纸窗明。
    这句诗描绘了寒冷的夜晚,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只能看到纸窗外透进的微光。
  • 节近天香远,人稀鬼火生。
    诗人感受到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远处传来淡淡的香气,而夜晚的鬼火则显得格外突兀。
  • 枕书多是泪,死国亦无名。
    诗人在阅读书籍时不禁落泪,即使面对死亡也无怨无悔,因为这是报效国家、舍生取义的高尚之举。
  1. 诗歌主题
  • 忠诚与牺牲:《秋夜次蒙谷韵》通过描写诗人在困难时期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 孤独与坚持:诗中所描绘的深夜孤寂和内心的痛苦,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孤独坚守的精神风貌。
  • 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寒衣、鬼火等,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却又因世事纷扰而倍感凄凉的画面。

《秋夜次蒙谷韵》不仅是一首反映诗人个人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诗,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意义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刻反思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