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留云堂书侄邃墨迹后

笔阵走蛟虬,纵横孰汝俦。
两行清泪落,一曲《广陵》休。
薄俗无青眼,斯人未白头。
空教竹林下,掩卷独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留云堂书侄邃墨迹后》,作者为清代诗人乔肃,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歌。《过留云堂书侄邃墨迹后》是乔肃在清乾隆年间所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与人性的独特见解。

诗中“笔阵走蛟虬,纵横孰汝俦”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精湛技巧的赞美。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一种通过笔墨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乔肃用“笔阵走蛟虬”比喻书法的气势磅礴和灵动变化,强调了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如的技巧和深厚的内功。

“两行清泪落,一曲广陵休”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清泪”可能是指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而“广陵”则是古代一种优美的曲调,两者的结合暗示了书法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共鸣。乔肃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两行清泪落”,可能是在描述自己看到侄子的作品时,被其情感所打动,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泪水。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书法作品不仅仅是静态的艺术作品,更是充满生命力和情感交流的媒介。

“薄俗无青眼,斯人未白头”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这里“青眼”通常指对某人的认可和欣赏,而“白头”则象征着年老。乔肃在这里批评了世俗的眼光和浮躁的社会风气,他认为在这个社会中,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艺术的人并不多见。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乔肃通过这首作品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深刻见解,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过留云堂书侄邃墨迹后》不仅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佳作,也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艺术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