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新泉至,红垆自煮茶。
主人能爱客,稚子解呼爷。
近水宜栽竹,锄园好艺花。
故乡浑不见,即此当归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汲取新泉至,红垆自煮茶。
主人能爱客,稚子解呼爷。
近水宜栽竹,锄园好艺花。
故乡浑不见,即此当归家。
《重过桃都,赠家子荣子明昆季》是一首诗歌,由近现代诗人许南英创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许南英,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字次章,号梅生,别号南英。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曾任职于潮州,后因战乱内渡至台湾。《重过桃都,赠家子荣子明昆季》的创作背景是在庚子年的春天,诗人在潮州重访旧地,与当地家族的荣、明昆季兄弟重逢。
诗歌原文:
认得桃都路,桃花夹岸开。
二分春恰好,一棹客重来。
树木新村抱,风尘老态催。
诗歌赏析: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认得桃都路,桃花夹岸开”,通过“认得”和“夹岸开”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记忆和对春天景色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二分春恰好,一棹客重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诗人重游故地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赠家子荣子明昆季》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纽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