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三劝 其二 (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

须知可字可终身,大地茫茫孰是亲。
能不使他嗟不淑,恩同父母属冰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门三劝 其二 (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是清代许传霈所作的一篇诗。此诗作于1868年戊辰年的春正月初十日,以巡洋获盗有功,作者被提升为福建守备。

在诗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登北寺塔之后又去元都观的情景。通过“鸟啼客梦醒,侵晨不安席”这样的诗句,传达出一种清晨时分的清醒和对日常忙碌生活的暂时逃避。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细节的感受,也展现了他对于个人时间管理的思考。诗中还提到了作者曾一度失官的经历,以及后来退居林下、与文人雅士共聚的生活状态。这些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也为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吴门三劝 其二 (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记录了作者个人的生活轨迹和内心世界的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中期的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