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蝉画扇

碧树无情莫乱投,绿杨烟里弄轻柔。
仙虫本是清高品,拈取柳梢最上头。
三眠并作华胥梦,不知消夏岂知秋。
一枝可借相于足,与世无争又何求。
纳凉醉客冷然善,与尔同酣午睡幽。
寄语文人休用志,画中承掇枉图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蝉画扇》是清代章甫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柳树和蝉的画面。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而且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柳蝉画扇》的原文如下:
碧树无情莫乱投,绿杨烟里弄轻柔。
仙虫本是清高品,拈取柳梢最上头。
三眠并作华胥梦,不知消夏岂知秋。
一枝可借相于足,与世无争又何求。

诗中“碧树无情莫乱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态度,认为树木不会随意接受人们的打扰,强调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绿杨烟里弄轻柔”则描绘了杨柳在雾气中的朦胧美态,给人以宁静、柔和之感。

“仙虫本是清高品”中的“仙虫”指的是蝉,诗人将蝉比作高洁的品质,赞美其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形象。“拈取柳梢最上头”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细致观察自然、捕捉美好瞬间的能力。

“三眠并作华胥梦”中的“三眠”可能指的是蝉的一种特殊状态,即蝉的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而“华胥梦”则是指美好的梦境,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生命循环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不知消夏岂知秋”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无知,也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一枝可借相于足,与世无争又何求”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即不必追求名利,能够自得其乐就已经足够。

《柳蝉画扇》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物外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和思考人生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