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忆觚棱,身别修门二十载;
新阴尽桃李,教成君子六千人。
寓宅门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宅门联》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梁鼎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寓宅门联》的作者梁鼎芬,广东番禺人,字星海,是清朝光绪六年进士,曾任职于钟山书院和广雅书院的讲席。他与张之洞关系密切,后者曾大力推动新政,并任其为学务负责人。梁鼎芬因其学术和政治影响力被清室赐予谥号“文忠”。
内容解析:《寓宅门联》中“往事忆觚棱,身别修门二十载;新阴尽桃李,教成君子六千人”表达了对过去教育成就的回忆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展望。这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深沉情怀。
文学价值:《寓宅门联》作为近代诗歌,不仅展现了梁鼎芬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其简洁明快的诗句,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社会影响:该作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迪功能。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激励后人追求知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它的学习和传承,有助于激发更多人投身于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
《寓宅门联》作为梁鼎芬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到之处,更在教育、文化和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醒人们不忘过去的辛勤付出,激励着人们继续前行,以实现更大的社会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