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

绿香一影红帘底,细叶疏花。
月淡烟斜。
燕子光阴旧日家。
蹉跎冷却春风结,绝忆窗纱。
瞥见璚丫。
独下莓阶一笑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是梁鼎芬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京城旧时光的怀旧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的作者梁鼎芬,字心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是晚清时期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感慨和时代变迁为主,其诗歌创作在晚清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作品原文
    绿香一影红帘底,细叶疏花。月淡烟斜。燕子光阴旧日家。蹉跎冷却春风结,绝忆窗纱。瞥见璚丫。独下莓阶一笑拿。
  3. 作品鉴赏:《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通过对春日京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旧之情。其中,“绿香一影红帘底”形象地描绘了京城春天的景象,花香与红色的帘子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燕子光阴旧日家”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整首词情感细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4. 写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抉择。梁鼎芬作为遗老之一,他的作品中自然少不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伤。《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心声和情绪。

《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部富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其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晚清时期的文化背景以及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