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神庙联

远看疑画,近看似诗,及至身到其间,又觉诗画都无着手处;
善者敬神,恶者畏鬼,究竟皆非异物,须知神鬼出在自心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显神庙联》是清代文人梁章钜创作的对联,其内容深刻揭示了神鬼与人的关系及其本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品概述
  • 创作背景:梁章钜的这副对联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教文化的态度和理解。
  • 文学价值:对联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引人深思,被后人广为传颂。
  1. 作品内容
  • 上联解析:“远看疑画,近看似诗”表达了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和诗意的联想,暗示着外在的表象与内在的真实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 下联解析:“及至身到其间,又觉诗画都无著手处”则指出了当人们亲自体验或接近某种信仰、神灵时,会发现其实际并无固定形象,难以捉摸。
  1. 主题思想
  • 神鬼与人的关系:梁章钜在这副对联中探讨了宗教信仰中的“神”与“鬼”的本质问题,认为它们都是源于人内心的反映。
  •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通过“究竟皆非异物,须知神鬼出在自心头”,传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任何外在的事物,无论是神还是鬼,都根源于我们的内心世界。
  1. 艺术特色
  • 语言运用:整副对联用词精准,意象丰富,既有画面感又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是典型的古典诗词风格。
  • 结构布局:上下联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从直观到抽象再到回归直观的完整逻辑链,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对称美。

《五显神庙联》不仅在艺术性上具有极高的成就,也在思想上提供了深刻的启发,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哲学以及文学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幅对联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智慧的结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