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庐陵宰联

百里棠阴邻画舫;一江峰影落琴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万里的《赠庐陵宰联》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地方官员赵材老的赞赏和期望。这首诗作展现了杨万里对政治人物品行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地方治理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解析《赠庐陵宰联》: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内容广泛,风格独特,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家”。
  • 创作背景:杨万里在宋孝宗淳熙年间曾任职于零陵丞,后因反对吕颐浩配享庙祀,出知筠州,光宗立,召为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宁宗嗣位,乞致仕。他工诗,自成“诚斋体”,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中兴四大家”。
  1. 诗歌原文及其翻译
  • 《赠庐陵宰联》的原文如下:
    百里棠阴邻画舫;一江峰影落琴床。
    百里棠阴邻画舫,意味着庐陵县的景色美丽如同画卷中的景致一样,令人赏心悦目。一江峰影落琴床,则描绘了一幅江边的美景,山峰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如同一架古琴,静谧而优雅。这两句话共同勾勒出了一个和谐宁静的庐陵风景。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杨万里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庐陵的美景,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庐陵美景的描绘,杨万里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也寄托了对地方官员的期许与祝福。
  1.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杨万里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 社会意义:“一江峰影落琴床”这一诗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具有深远的社会教育意义。
  1. 现代应用与启示
  • 文学研究: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诗人杨万里的创作特色,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入的视角。
  • 旅游开发:庐陵县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这首诗中的描写可以用作推广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象。

《赠庐陵宰联》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杨万里对其故乡庐陵的一次深情礼赞,也是他对地方官员的一种美好寄语和祝福。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高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