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郡署联

要地寄一麾,须常念海山深阻;
旧堂共千载,敢但希王谢风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温州郡署联》是清代诗人梁恭辰创作的一副楹联,这副楹联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温州历史文脉中的一部分。以下是对《温州郡署联》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梁恭辰的这副楹联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温州府署作为两浙十一府之冠,其规制宏大,为官员办公的重要场所。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上题联,无疑是对过往官员的一种寄语,也是对其后任的一种期许。

  2. 内容解析:《温州郡署联》全文如下:“要地寄一麾,须常念海山深阻;旧堂共千载,敢但希王谢风流。”这副楹联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往官员的敬意以及对未来官员的期望。其中“要地寄一麾”意味着官员应当珍惜并利用所处的高位,而“旧堂共千载”则是希望未来的官员能够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保持一种高洁的品质和风采。

  3. 文化价值:《温州郡署联》不仅是一副文学作品,更是温州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古代官员对于职责的认识、对于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这副楹联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4. 后世影响:《温州郡署联》因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温州的历史长河中,这副楹联不仅见证了温州的发展变迁,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温州郡署联》作为清代的一副楹联,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梁恭辰的文学才华,更凝聚了温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副楹联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温州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不断地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