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二

潮落蔡经水,云昏峨耳山。
人言祖龙迹,鞭石到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一、诗歌原文与解析

  • 诗名: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二
  • 作者:查慎行
  • 原文
    东风未肯入江城,柳色先于水国明。
    薄宦十年无地著,扁舟千里独沾荣。
    故人书札如相问,游子乡思正郁情。
    我到江南君未到,他年谁伴看潮生?
  • 东风未肯入江城:东风不愿意进入这个江边的城镇,暗示着某种阻碍或困境。
  • 柳色先于水国明:柳树的颜色比水边的景色还要明亮,这可能意味着柳树在春风中更显生机,或者象征着一种希望和新生。
  • 薄宦十年无地著:形容自己官场生涯短暂,没有地方可以安歇,反映了一种无奈和辛酸。
  • 扁舟千里独沾荣:虽然身处异乡,但因为某事而得到了荣誉,可能是由于某种意外的机遇或者是某种成就。
  • 故人书札如相问:老朋友的书信就像询问一般,显示了深厚的友情和联系。
  • 游子乡思正郁情: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正在高涨。
  • 我到江南君未到:暗示了两地之间的差异,一方可能已经完成了旅程,而另一方还在路上或是还未到达目的地。
  • 他年谁伴看潮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谁会陪伴自己一同观看潮水的涌动呢?这可能预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期待。

二、作品风格与特点

  • 写实主义:此诗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
  • 抒情色彩: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
  • 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查慎行的这首《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二》,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诗词的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