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莼生茂才

侧身无定所,鸥鹭托圆沙。
今古几天地,升沉各一家。
微吟还积草,枯管漫生花。
惆怅江南别,春来感蔓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陈莼生茂才》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曹家达,号鹏南、拙巢老人,出生于望族世家,其家族在光绪年间有显著的社会影响力。曹家达自幼聪颖,深受汉学大师黄以周的影响,并从其门下学习文学与诗词,精于明医理,工于文学诗词创作。他在中举后,中年时期迁居上海,并在中医专门学校担任教授兼医局诊疗多年。在民国时期,八一三事变后,他携家返回故乡。
  2. 诗歌原文:《和陈莼生茂才》这首诗全文如下:“侧身无定所,鸥鹭托圆沙。今古几天地,升沉各一家。微吟还积草,枯管漫生花。惆怅江南别,春来感蔓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3.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曹家达对人生无常和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对“鸥鹭”和“草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哲学思想。
  4. 艺术特色:曹家达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他的五言律诗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都十分和谐。
  5. 历史意义:曹家达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状况。
  6. 后世影响:曹家达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观点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诗人。

《和陈莼生茂才》不仅是曹家达个人的文学创作,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物。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末至民国初年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及诗人的个人生活经历。

相关推荐